重庆市(3190.47万人)

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190.47万人,是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。在重庆市常住人口数量中,城镇常住人口2301.49万人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.14%,比上年末提高0.47个百分点。全年出生人口19.10万人,出生率为5.99‰;死亡人口28.30万人,死亡率为8.87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2.88‰。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为101.26,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.81。

上海市(2480.26万人)

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0.26万人,在中国常住人口数最多的城市排名中,排名第2。在上海市常住人口中,户籍常住人口1496.77万人,外来常住人口983.49万人。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.8万人,出生率为4.75‰;死亡15.6万人,死亡率为6.28‰;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1.53‰;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.2。

北京市(2183.2万人)

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2183.2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2.6万人。其中,城镇人口1926.0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8.2%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.09‰,死亡率为6.08‰,自然增长率为0.01‰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,比上年多增加1.8万人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.1%。全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区是朝阳区,常住人口为343.9万人,和去年相比,减少0.7万人,同比下降0.2%。

成都市(2147.4万人)

成都市全市常住人口为2147.4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7.1万人。其中,城镇常住人口1735.2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.8%,比上年末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年末户籍人口1623.6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5.3万人。双流区常住人口为281.87万人,是成都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,同时也是人口增量最多的区之一。

广州市(1897.8万人)

2024年末,广州常住人口1897.8万人,城镇化率为87.24%,是中国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。年末广州户籍人口1075.02万人,城镇化率为83.31%。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.43万人,出生率10.72‰;死亡人口5.48万人,死亡率5.14‰;自然增长人口5.95万人,自然增长率5.58‰。户籍迁入人口16.52万人,迁出人口4.05万人,机械增长人口12.47万人。从广州市各辖区看,白云区常住人口369.56万人,是广州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,同时也是广州户籍人口数最多的区,户籍人口为126.02万人。

深圳市(1798.95万人)

深圳市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798.95万人,比2023年增加19.94万人,高居全国首位。其中,常住户籍人口631.01万人,占常住人口比重35.1%;常住非户籍人口1167.94万人,占常住人口比重64.9%。另外,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2237.88万人,同比增加74.11万人,每天实时生活在深圳人口超2300万。在人口结构方面,深圳常住人口中15—59岁人口占比达79.53%,平均年龄为32.5岁。

武汉市(1380.91万人)

武汉全市常住人口1380.91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3.51万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73.77万人,占总人口比重(常住人口城镇化率)为85.0%,比上年末提高0.21个百分点。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56.94万人。

天津市(1364万人)

天津市常住人口总量1364万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73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191万人。城镇化率为86.01%,比上年末提高0.52个百分点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4.99‰,死亡率为6.96‰,自然增长率为-1.97‰。

西安市(1316.76万人)

2024年末,西安市常住人口1316.76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8.94万人。其中,男性人口670.97万人,占50.96%;女性人口645.79万人,占49.04%。性别比为103.90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。城镇人口1059.07万人,城镇化率80.43%。出生人口11.35万人,出生率8.62‰;死亡人口10.30万人,死亡率7.82‰;自然增长率0.80‰。

郑州市(1308.6万人)

2024年末,郑州市全市常住人口1308.6万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60.01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248.59万人;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1%,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。 全年出生人口11.41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8.75‰;死亡人口6.29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4.82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92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