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长武县的麦芽糖也叫“板板糖”、也叫“饧糖”、“灶糖”,有着上百余年的历史,已被评为《非物质文化遗产》。

老手艺人在冬季农闲时用小麦、糜子、芝麻作为原料,先用小麦生成芽麦,再与蒸熟的糜米一起装在缸内发酵,然后加水淋出糖液,在大锅内熬炼成糖稀,待凉后在冷却过程中拉成板形,凉干后即可食用。

麦芽糖、色白酥脆,香甜可口,是城乡群众馈送亲友的佳品,深受大众喜爱。

过年了“家家户户买饧糖,廿四黄昏祭灶王。家长家娘密密拜,俱求好话奏天堂。”其实,不管对于老人还是小孩,麦芽糖都是惹人喜爱的食品。旧时,西北人家厨房里都供奉着灶王爷神像。人们在腊月廿三日祭灶,都要把麦芽糖作为供品之一,来供奉灶王爷,意在让灶王爷甜甜嘴,让它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保平安”。这小小的糖果,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在不少西北人看来,麦芽糖是他们回忆里最甜的东西。尤其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来说,麦芽糖像是扯也扯不断的一丝乡愁。那些黏糊糊的美味,吃进去的是甜蜜,剪不断的是家乡思念。

麦芽

展开全文

碾麦芽

蒸麦芽

出锅

凉糖

拉糖

切糖并装箱

相传,麦芽糖的生产始于殷商时期,初名“饴”,这也是为什么麦芽糖也叫饴糖的原因。《诗经·大雅·躲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周原朊朊,堇荼如饴。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:周原这块土地多肥美啊,像堇荼这样的苦菜也长得像糖那样甜。可见麦芽糖历史之悠久,味道之甘甜。

大家都在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